方向盘上的最后一程,哈尔滨的哥猝死背后的城市脉动与生命拷问
6
2025-07-03
引言:一段视频引发的全民共鸣
2022年,一段名为《合肥,谢谢你》的短视频在社交媒体刷屏,视频中,合肥市民自发拍摄的抗疫瞬间与政府工作人员的暖心互动被剪辑成集,配以朴实的文字和音乐,最终以“合肥市政府点赞市民”的官方口吻发布,这条视频不仅获得数百万播放量,更让“合肥政府点赞视频”成为热搜关键词,它为何能引发如此强烈的共情?背后折射的是合肥在疫情中独特的治理智慧——刚性防控与柔性表达的结合,政府与市民的双向奔赴。
这段3分28秒的视频没有宏大的政策宣导,而是聚焦细节:
这种“去官方化”的表达颠覆了传统宣传模式,用市民的镜头语言完成了一次政府与民众的情感对话。
视频走红的深层原因,是合肥在疫情中探索的治理创新:
与其他地区相比,合肥策略的差异化亮点:
维度 | 传统模式 | 合肥模式 |
---|---|---|
信息发布 | 单向通告 | 市民故事+数据可视化 |
管控尺度 | “一刀切”封控 | 动态调整“三区”范围 |
群众参与 | 被动服从 | 开放吐槽通道并公开回应 |
案例:当某小区居民抱怨物资配送慢时,合肥经开区管委会主任在抖音直播中当场拨打保供企业电话,问题2小时内解决,这种“直面问题”的态度极大提升了公信力。
这段视频的溢出效应远超预期:
超越点赞的治理现代化命题
合肥的“点赞视频”绝非偶然,它是数字化时代政府传播范式变革的缩影——当治理者学会用大众的语言说话,用共情的逻辑行动,冰冷的防疫也能变得有温度,这种“刚柔并济”的实践,或许正是中国式现代化治理的一条可鉴之路。
(全文共计1427字)
注:本文基于公开报道及合肥市政府官网信息撰写,部分细节已做文学化处理以增强可读性。
发表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