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疫情对北京有影响吗?深度解析跨区域防控与应对策略
6
2025-05-21
《楼阳生与郑州:疫情大考中的中原答卷》**
2020年以来,新冠疫情席卷全球,中国各地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展开了一场艰苦卓绝的抗疫斗争,河南作为人口大省、交通枢纽,疫情防控任务艰巨,在这期间,河南省委书记楼阳生与郑州人民共同书写了一部感人的抗疫篇章,本文将从楼阳生的领导风格、郑州的抗疫举措以及普通市民的奉献精神三个维度,展现河南在疫情大考中的责任与担当。
2021年6月,楼阳生从山西省委书记调任河南省委书记,彼时,河南刚刚经历“7·20”特大暴雨灾害,又面临德尔塔变异株的侵袭,楼阳生迅速进入角色,提出“防住疫情是硬道理,稳住经济是硬任务”,强调“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执政理念。
面对疫情反复,楼阳生推动建立“平急转换”机制,确保应急指挥体系高效运转,他多次深入郑州、商丘、安阳等地督导防疫,要求“快、准、狠”阻断传播链,2022年初,郑州遭遇奥密克戎疫情,楼阳生果断决策,推动“三天两检”“精准封控”,最大限度减少对经济民生的影响。
楼阳生强调“疫情防控不能‘一刀切’”,要求各地在严格防疫的同时,确保物流畅通、企业生产、市场供应,河南率先推出“白名单”制度,保障重点企业闭环运行,2022年全省GDP增速仍保持全国前列。
作为河南的省会,郑州人口超1200万,且是全国重要的交通枢纽,疫情防控压力巨大,2021年8月,郑州发现首例德尔塔病例后,全市迅速启动全员核酸检测,3天内完成千万人筛查,2022年5月,面对奥密克戎,郑州再次展现“郑州速度”,仅用一周实现社会面清零。
疫情最严峻时,郑州曾多次按下“暂停键”——地铁停运、商场关闭、小区封控,但这座城市的“流动”并未停止:外卖小哥成为“最后100米”的保障者,社区工作者24小时值守,医护人员“大白”在高温下坚守核酸点,郑州人用自律与奉献,诠释了“一座城、一条心”的精神。
郑州依托大数据,推出“郑好办”APP,实现健康码、核酸检测、流调溯源一体化管理,郑州航空港区建立全国首个“15分钟核酸采样圈”,为常态化防控提供“郑州方案”。
在郑州的各个社区,基层干部和志愿者组成“最后一道防线”,金水区某社区书记李娟(化名)连续30天未回家,每天工作18小时,她说:“我们多跑腿,居民就能少风险。”
2022年1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派出500名医护支援禹州,许多人在零下10℃的户外采样,手冻得通红仍坚持工作,一名护士在朋友圈写道:“我们不是英雄,只是不想让更多人受苦。”
郑州人积极配合防疫,有人主动报名志愿者,有人为隔离邻居送菜,还有人创作抗疫歌曲为城市加油,网友“@郑州小张”说:“疫情让我们更团结,这就是郑州精神。”
疫情是一场大考,考验治理能力,更考验人心,河南省委书记楼阳生以务实作风统筹全局,郑州人民以坚韧意志共克时艰,交出了一份有温度、有力度的“中原答卷”,正如楼阳生所言:“河南人民是英雄的人民,只要我们团结一心,就没有过不去的坎。”
无论风雨如何,这片土地上的故事,仍将继续书写。
发表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