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新冠特效药的选择问题,对于老年群体来说,选择合适的药物尤为关键,老年人往往伴有基础疾病,身体机能下降,药物选择和用法用量需要更加谨慎,老人应该服用哪种新冠特效药?如何做出科学合理的选择?
老年人新冠用药的特殊性
老年人是新冠病毒感染的高危人群,这主要与免疫力随年龄增长而下降、多伴有基础疾病有关,据统计,65岁以上老年人感染新冠病毒后发展为重症的风险是年轻人的5倍以上,早期使用抗病毒药物对老年患者至关重要,可以有效降低住院率和死亡率。
需要注意的是,老年患者肝肾功能可能有所减退,药物代谢速度较慢,容易发生药物蓄积和不良反应,老年人通常需要服用多种慢性病药物,可能存在药物相互作用的风险,这些因素都是在选择新冠特效药时必须综合考虑的。
目前主流的新冠抗病毒药物
目前在我国获批使用的新冠抗病毒药物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奈玛特韦/利托那韦(Paxlovid) 这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口服小分子新冠特效药,适用于发病5天内的轻型和普通型且伴有进展为重型高风险因素的成人患者,研究表明,该药物能够将高危患者的住院和死亡风险降低约89%。
对老年人来说,Paxlovid的优势在于口服方便,疗效确切,但需要特别注意与常用药物的相互作用,特别是某些降压药、降脂药和抗凝药可能需要调整剂量或暂停使用。
阿兹夫定 这是我国自主研发的新冠口服药,适用于普通型新冠肺炎成年患者,临床试验显示,该药物可以缩短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和病毒清除时间。
阿兹夫定的优势是药物相互作用相对较少,但对肝肾功能有一定要求,使用前需要评估患者的肝肾状况。
莫诺拉韦 适用于发病5天内的轻型和普通型且伴有进展为重型高风险因素的成人患者,特别是当其他抗病毒药物不适用或无法获取时,可考虑使用莫诺拉韦。
该药物的优势是药物相互作用较少,但疗效数据略低于Paxlovid,通常作为备选方案。
中和抗体类药物 如安巴韦单抗/罗米司韦单抗注射液,适用于轻型和普通型且伴有进展为重型高风险因素的成人和青少年患者,这类药物需要静脉输注,通常在医疗机构内使用。
老年人选药指南:个体化治疗方案是关键
timing很关键:早诊断早治疗 所有抗病毒药物都有一个共同特点:越早使用效果越好,最佳治疗窗口是症状出现后5天内,最好是3天内,因此老年人一旦出现症状,应及时检测并咨询医生,争取尽早用药。
考虑基础疾病和合并用药 选择药物前,必须向医生详细说明正在服用的所有药物,包括处方药、非处方药和中草药,医生会根据药物相互作用的风险,为您选择最合适的方案。
服用他汀类降脂药、某些抗心律失常药或抗凝药的患者,使用Paxlovid可能需要调整这些药物的剂量;而肾功能严重减退的患者(eGFR<30ml/min),则不推荐使用Paxlovid。
评估肝肾功能 医生会根据老年人的肝肾功能检查结果推荐合适的药物和剂量,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可能需要避免使用某些药物或调整剂量。
考虑服药便利性 对于独居或行动不便的老年人,口服药物通常比需要静脉输注的药物更为方便,还需要考虑药物的储存条件和服用方式(如Paxlovid需要多次服药,且对饮食有要求)。
用药注意事项和副作用管理
老年人在服用新冠特效药期间,需要密切关注可能出现的副作用:
- Paxlovid常见副作用包括味觉改变、腹泻、头痛等,通常较轻微;
- 阿兹夫定可能引起头晕、恶心、转氨酶升高等;
- 莫诺拉韦可能引起腹泻、恶心、头晕等。
服药期间如出现严重不适,应及时就医,完成疗程后,也建议进行随访检查,评估肝肾功能变化。
预防胜于治疗:疫苗接种依然重要
尽管有了特效药,但预防仍然是最经济有效的健康策略,老年人应完成全程新冠疫苗接种和加强针接种,显著降低感染后重症和死亡风险,特效药不能替代疫苗的保护作用,两者是互补关系。
老年人选择新冠特效药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包括病程时间、基础疾病、合并用药、肝肾功能等,没有“一刀切”的最佳选择,只有“个体化”的最适方案,关键在于尽早咨询专业医生,根据具体情况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才能最大程度受益于抗病毒治疗,降低重症风险,保障健康安全。
温馨提示:本文仅供参考和科普,不能替代专业医疗建议,具体用药请咨询专科医生,遵医嘱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