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疫情再起,疫苗真的不管用了吗?

admin 7 2025-05-19 19:40:56

广州疫情再次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随着奥密克戎变异株的传播,部分市民开始质疑:疫苗是否真的不管用了? 面对不断变化的疫情形势,科学界和公共卫生专家如何看待疫苗的有效性?本文将从广州疫情现状、疫苗保护机制、变异株挑战及应对策略等多个角度,深入探讨这一问题。


广州疫情现状:奥密克戎的挑战

2022年底至2023年初,广州经历了一波由奥密克戎BA.5和BF.7等亚型主导的疫情,尽管疫苗接种率较高,但感染人数仍出现明显上升,这引发了公众对疫苗效果的担忧。

感染人数上升,但重症率下降

数据显示,广州本轮疫情虽然感染人数较多,但重症和死亡病例比例显著低于2020年和2021年的原始毒株及德尔塔毒株疫情,这一现象表明,疫苗在降低重症和死亡风险方面仍然有效

突破性感染增多

由于奥密克戎的免疫逃逸能力增强,接种疫苗后仍可能发生“突破性感染”(即接种疫苗后仍被感染),但这并不意味着疫苗无效,而是病毒变异导致防护效果有所下降。


疫苗的作用:防重症而非完全防感染

疫苗的核心目标:减少重症和死亡

疫苗的主要作用并非完全阻止感染,而是训练免疫系统识别病毒,降低重症风险,根据国内外数据,接种三剂疫苗(尤其是加强针)后,重症和死亡风险可降低90%以上。

抗体水平下降,但免疫记忆仍在

接种疫苗后,抗体水平会随时间下降,但人体的T细胞和B细胞仍保留对病毒的“记忆”,一旦感染,免疫系统能更快反应,避免病情恶化。

广州疫情再起,疫苗真的不管用了吗?

广州数据:疫苗显著降低重症率

广州疾控中心统计显示,未接种疫苗的老年人重症风险是接种者的5-10倍,这说明疫苗在保护高危人群方面仍然至关重要


奥密克戎为何能“突破”疫苗防线?

病毒变异导致免疫逃逸

奥密克戎的刺突蛋白发生大量突变,使其能部分逃避疫苗诱导的抗体,即使接种疫苗,仍可能感染,但免疫系统仍能提供一定保护。

疫苗研发基于原始毒株

目前广泛使用的灭活疫苗(如科兴、国药)和mRNA疫苗(如辉瑞、莫德纳)均基于2020年的原始毒株设计,面对奥密克戎,中和抗体效果有所下降,但细胞免疫仍能发挥作用。

加强针可增强保护

研究表明,接种第三针(尤其是异源加强,如灭活+mRNA或重组蛋白疫苗)能显著提高对奥密克戎的中和抗体水平。


疫苗“不管用”的误解从何而来?

公众期望与现实的差距

许多人希望疫苗能像“金钟罩”一样完全防感染,但现实是,疫苗更像“防弹衣”,虽不能完全阻挡子弹,但能大幅降低伤害

广州疫情再起,疫苗真的不管用了吗?

媒体片面报道

部分媒体报道聚焦“突破感染”,却未强调疫苗在防重症方面的作用,导致公众误解。

个体差异影响感知

有些人接种后仍感染,便认为疫苗无效,但忽略了大多数接种者症状轻微的事实。


如何应对?未来防疫策略

继续推进疫苗接种,尤其是老年人

广州疫情显示,未接种疫苗的老年人风险最高,应加强宣传,提高老年人群接种率。

研发针对变异株的新疫苗

多家药企已在测试奥密克戎特异性疫苗,未来可能提供更强保护。

综合防控:疫苗+药物+非药物措施

疫苗是重要工具,但戴口罩、通风、抗病毒药物(如Paxlovid)同样关键。

广州疫情再起,疫苗真的不管用了吗?

科学看待疫情,避免恐慌

病毒会持续变异,但疫苗和医疗进步使我们更有能力应对,广州的经验表明,疫苗仍是抗疫基石


疫苗仍然有效,但需科学认知

广州疫情再次提醒我们,疫苗并非“无效”,而是病毒在进化,疫苗的核心价值在于降低重症和死亡风险,而非完全阻断传播,面对奥密克戎,接种加强针、做好个人防护、关注高风险人群,才是科学防疫的关键。

随着疫苗技术的进步和防控策略的优化,人类与新冠病毒的博弈仍将继续,但疫苗无疑是我们最有力的武器之一。

上一篇:广州疫苗停止了吗?最新接种政策与市民关切解析
下一篇:广州疫情与疫苗,一座城市的抗疫答卷与全民免疫之路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