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鄂之间,疫情下的流动与守望—北京疫情与湖北人员进京的双向叙事
3
2025-05-22
2021年1月,石家庄市突发聚集性疫情,单日新增确诊病例破百,全市进入紧急状态,医疗资源紧张、核酸检测压力巨大,这座千万人口的城市面临严峻挑战。
国家卫健委迅速协调各省支援,河南省第一时间响应,作为人口大省和交通枢纽,河南在疫情防控方面经验丰富,曾成功应对2020年初期疫情,河南的援助不仅是责任,更是一种"兄弟省份"的情谊。
1月7日,河南省卫健委紧急抽调郑州、洛阳、新乡等地103名医护人员,组成首批援冀医疗队,他们携带核酸检测设备、防护物资,连夜奔赴石家庄。
河南不仅派出医疗队,还协调省内企业捐赠:
作为全国铁路枢纽,郑州铁路局开通"绿色通道",确保防疫物资优先运输,河南高速交警全程护送车队,保障物资12小时内抵达石家庄。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护士长王丽在接到通知后,主动请缨:"2020年武汉抗疫我有经验,这次必须去!"抵达石家庄后,她带领团队连续工作16小时,完成近万份核酸采样。
在石家庄某社区,河南医疗队遇到一位祖籍安阳的老人,老人用河南话对医护人员说:"看见你们,就像看见家人!"并执意送上自家蒸的馒头。
石家庄网友发起"感谢河南"话题,河南网友回应:"烩面给驴火加油!"两地美食的互动,让这场援助充满烟火气的温暖。
河南的援助行动获得广泛赞誉:
更深远的是,这次援助促进了河南与河北的经济合作,2021年下半年,两省签署《豫冀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在交通、医疗、农业等领域深化协作。
河南援助石家庄,不仅是疫情防控的成功案例,更体现了三种时代精神:
"风雨同舟"是刻在中国人骨子里的信念,无论是1998年抗洪、2008年汶川地震,还是2020年以来的抗疫,这种精神始终未变。
河南的快速响应证明了中国地方政府的执行力,从武汉到石家庄,从上海到海南,这种"全国一盘棋"的模式是中国抗疫的重要优势。
医疗队员、货车司机、社区志愿者……无数普通人的付出,构成了这场援助的底色,正如一位河南护士所说:"我们不是英雄,只是做了该做的事。"
河南援助石家庄的故事,是2021年中国抗疫画卷中的一抹亮色,它告诉我们:在灾难面前,没有地域之分,只有心与心的相连。
石家庄早已恢复繁华,但那份"豫冀同心"的情谊仍在延续,或许未来某天,当河南需要帮助时,河北也会毫不犹豫地伸出援手——因为这就是中国人守望相助的千年传统,也是我们战胜一切困难的底气。
发表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来抢沙发吧~